却说三藏师徒别了村舍人家,依路西进。
此时正值阳春三月,但见路旁桃红柳绿,燕语莺啼,端的是一派明媚春光。
然而不知为何,越是靠近西梁国界,越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凉,便是那正午的日头,照在身上也少了几分暖意。
"悟空,"
唐僧在马上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城池,
"前面人烟稠密,想必就是西梁女国了。你等须要仔细,谨守清规,切莫放荡情怀,乱了法门教旨。"
孙悟空笑道:"师父放心,老孙晓得。"
八戒、沙僧也连声应诺。
不多时,行至东关厢街口。
但见街上人来人往,果然都是女子。
这些女子个个长裙短袄,粉面油头,不分老少,皆在街市间做买做卖。
忽见他们四众前来,这些女子先是一怔,随即竟一齐鼓掌欢笑,整容欢叫道:
"人种来了!人种来了!"
这阵势唬得唐僧勒马难行,顷刻间街道便被围得水泄不通,惟闻莺声燕语,笑语盈盈。
就连一向贪财好色的猪八戒都被看得发毛,扯着嗓子嚷道:
“看什么看!俺老猪是骟过的!是销猪!不中用的!”
孙悟空低喝道:
“呆子,少胡说!拿出你平常的凶恶嘴脸吓退她们便是!”
八戒闻言,索性把心一横,晃了晃那颗硕大的猪头,竖起一对蒲扇大耳,扭动莲蓬般的嘴唇,嗷唠一嗓子怪叫。
这番丑态果然有效,前排的妇女吓得花容失色,尖叫着向后跌退。
孙悟空也趁机龇牙咧嘴,沙僧则在一旁虎视眈眈,总算清开一条通路。
师徒四人在这诡异又热烈的“欢迎仪式”中艰难前行。
行至一处,见一位身着官服的女官立于街旁,朗声道:
“远来的使客请留步!不可擅入城门,请先至迎阳驿登记注名,待下官奏明陛下,验明文书,方可放行。”
唐僧抬头,果见衙门牌匾上写着“迎阳驿”三字,与村舍婆婆所言一致,心下稍安,便下马与女官见礼。
沙僧还不忘打趣八戒:
“二师兄,要不要再去那照胎泉边照照,看是否还有双影?”
八戒瓮声瓮气地抱怨:
“去去去!俺老猪早就打下胎了,还照个甚!”被唐僧回头一眼瞪得噤声。
一行人被引入驿馆正厅,奉上香茶。
侍候的女官们皆掩口轻笑,目光在唐僧身上流转不去。
驿丞一位中年女官——恭敬询问来意。
孙悟空代为答道:
“我等乃东土大唐钦差,往西天拜佛求经。这位是我师父唐三藏,乃唐皇陛下御弟,我乃大徒弟孙悟空,这是二师弟猪悟能,三师弟沙悟净,连同白马共五口。有通关文牒在此,请验看放行。”
驿丞记录完毕,连忙叩首:
“原来是上邦天使,下官迎阳驿驿丞,有失远迎,万望恕罪。”
随即安排斋饭,并言明需入宫禀奏女王,方能倒换关文。
驿丞离去后,唐僧师徒在驿厅用斋。
殊不知,此刻的皇宫内,正因他们的到来而掀起波澜。
驿丞将唐僧一行的情况,尤其是唐三藏的相貌风采禀明端坐殿上的女王。
那女王听闻“东土大唐御弟”几个字,再听得描述其“相貌堂堂,丰姿英俊”,眼中顿时异彩连连。
其环视殿下的文武众女官,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:
“众卿家,朕昨夜梦见金屏焕彩,玉镜生辉,原以为是虚妄,不想竟是应在今日!这东土来的御弟,岂非是天赐予我西梁的福音?”
一位女官出列奏道:
“陛下,我国自开国以来,从未有男子踏足。今唐王御弟降临,确是吉兆。以我一国之富,若能招御弟为王,陛下为后,阴阳和合,繁衍子嗣,承继万世基业,实乃国之幸事!”
此言一出,众女官纷纷拜贺,满殿皆是欢欣鼓舞之气。
唯有驿丞略显担忧地补充:
“陛下,御弟确实人物非凡,只是他那三个徒弟……相貌着实凶恶了些。”
女王不以为意地摆摆手:
“无妨。只需厚待他那三个徒弟,倒换关文,厚赠盘缠,打发他们西去便是。将御弟留下,成就美满姻缘。”